連續虧損
大多數經紀公司和交易平臺都希望你認為投資很容易,點選買入,價格上漲,賣出平倉,利潤唾手可得。但事實上,你對交易的恐懼是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礙之一,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討論大多數投資者面對的
恐懼是什麼?
恐懼是一種心理活動狀態,指人們在面臨某種危險情境,企圖擺脫而又無能為力時所產生的一種強烈的壓抑情緒體驗。恐懼心理就是平常所說的害怕。按照凱利的觀點,恐懼類似於威脅,但在程度上較輕。當一個人建構系統的邊緣要素被證明無效時,恐懼就會產生。
這裡的關鍵是恐懼與威脅類似,在真實交易過程中,你通常會感受到這種威脅,從而做出不夠明智的決策。通常,人們在交易時會產生
1. 對未知的恐懼
如果你不知道可能會虧損多少資金,就相當於在賭博,當價格與預期不符,市場中的未知力量會使你陷入無助和崩潰。你不知道價格何時能夠對自己有利,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禱。這是對未知的恐懼,缺乏適當的交易知識所致。
新手投資者充滿恐懼不足為奇,他們對未來充滿期待,憧憬著財富自由後的幸福人生,只需點選一下滑鼠,就可以從事幾乎為零的體力勞動。但是,背後的話題很少被人提及,也很少被媒體公開。
為了克服對未知的恐懼,最好的方法是瞭解與投資有關的全部內容,你可以透過閱讀優秀的投資書籍來擴充套件知識。
2. 害怕出錯
Our educational system is rooted in the construct of right and wrong. We are rewarded for what are deemed to be correct answers and the ensuing higher grades, which generally lead to more successful lives. Being right affirms and inflates our sense of self-worth. As students we learn to avoid as best we can the embarrassment of being wrong. Getting the right answer becomes the primary purpose of our education. Isn’t it regrettable that this may be inconsistent with actually learning?
我們的教育制度植根於對與錯的建構,正確答案意味著更高的分數和額外的獎勵,這些分數通常會帶來更成功的生活,保持正確能夠肯定並增強人們的自我價值感。作為學生,我們學會盡可能地避免犯錯,獲得正確答案成為教育的主要目的。這可能與實際學習的知識不太一致,是不是令人遺憾?
![]()
簡而言之,人類在文化上渴望正確,討厭犯錯,並竭盡全力為自己辯解。將這個理論應用到交易領域,會是什麼結果呢?
如果你希望每一筆訂單都盈利,而不設定任何止損,最終很可能爆倉。

我們能夠從中學到什麼?
- 你可能
70% 時間是正確的,但仍然會虧損,因為你的虧損金額遠遠大於盈利金額。例如,每筆盈利訂單使你增加 $1,虧損訂單使你減少 $3,假設你盈利 7 次虧損 3 次,淨利潤只有-$2 - 同樣,你可能只有
30% 的時間是正確的,但是仍然可以賺錢,因為你的盈利金額遠遠虧損金額。例如,每筆盈利訂單使你增加 $3,虧損訂單使你減少 $1,假設你盈利 3 次虧損 7 次,淨利潤就是+$2
請記住,盈利機率與盈利金額之間並沒有關係,同樣,智商高低也無法決定你能否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者。
I haven't seen much correlation between good trading and intelligence. Some outstanding traders are quite intelligent, but a few aren't. Many outstandingly intelligent people are horrible traders. Average intelligence is enough. Beyond that, emotional make-up is more important.
我還沒有看到良好的交易和智力之間有太多的相關性,儘管有些傑出的交易員很聰明,但另一些並非如此。很多聰慧過人的交易員令人不寒而慄。平均智力就已經足夠,除此之外,情緒控制更加重要。
![]()
3. 害怕錯過機會
想象一下,你一直在關注一雙新的時尚皮鞋。有一天,你注意到它正在促銷,但僅在有限的時間內促銷,你會怎麼做?我們幾乎可以肯定,你會毫不猶豫地購買那雙皮鞋,畢竟,除了購買鞋子所需的資金外,你沒有任何其他損失。
你為什麼會這麼做?因為你害怕錯過的機會如此之大,以至於迅速將其抓住。但是,在金融市場中,當你害怕錯過轉瞬即逝的交易機會時,事情就會變得令人心碎。
假設你有一個在支撐位做多的計劃,因為你注意到價格在過去幾周內一直遵循這個規律,但不幸的是,你錯過了進場機會,價格已經上漲。為了避免踏空,你現在以更高的價格買入,而這通常是在市場開始反轉的時候。

那麼,遇到這種情況你能做些什麼?
如果你事先知道自己的交易設定,請使用限價單或止損單來開設倉位。由於某種原因,如果你錯過進場時機,只需放棄這次機會即可,進一步追高市場並打破交易規則沒有任何意義。
請記住,你無法抓住市場中的所有運動,根據你的交易方式,某些市場條件可能對你有利,另一些則不利。例如,趨勢跟蹤交易者的目標是抓住市場趨勢,擔心錯過最高點和最低點則是浪費時間。
4. 害怕虧損
損失厭惡是指人們傾向於迴避損失而不是獲得收益,阿摩司·特沃斯基(Amos Tversky)(認知心理學者、數學心理學者)和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損失對心理造成的影響是收益的兩倍。
這意味著人們害怕失去,並竭盡所能地避免損失,但是,避免損失會導致你作出不明智的決策。
- 未能及時止損:當你害怕遭受損失時,就會猶豫是否關閉倉位,因為你寧願看到賬面虧損而不是實際損失,最終導致交易賬戶爆倉
- 猶豫要不要執行交易:當你無法控制對虧損的恐懼時,就會在時機成熟時猶豫是否執行交易。恐懼總是在你的腦海中揮之不去,最終導致你錯過足以彌補損失的巨大機會
如果這些還不夠,對虧損的恐懼也會導致另一個問題:害怕利潤回吐。為了控制自己的恐懼心理,你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 只用自己可以承受損失的資金進行交易(而不是維持生活所需的金錢)
- 每筆交易的風險不超過
1%(你可以連續虧損 10 次,並且仍然可以提款) - 認清交易是一種永遠無法確定的機率事件
If you can't take a small loss, sooner or later you will take the mother of all losses.
如果你不能承受微薄的損失,那麼遲早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
5. 害怕利潤回吐
投資者面臨的最大心理障礙之一是害怕利潤回吐,事實上,大部分人進入交易行業是因為他們以為這很容易,並且不知道應該如何操作,因此,在初始階段虧損是很正常的。
所以,每當他們在交易中獲得微薄利潤時,都會盡一切努力進行保護,擔心它變成虧損。這取決於他們過去虧損的數額,損失得越多,對利潤回吐的恐懼就越大,而且這種惡性迴圈會不斷重複。
假設你有
輸輸輸輸贏贏贏
經過計算得知,最終你的收益是:
-$5 × 4 + $10 × 3 = +$10
但是,由於擔心利潤回吐,當你看到賬面收益到達
-$5 × 4 + $5 × 3 = -$5
為了克服這個問題,你需要制定一個明確的進場和出場計劃,並嚴格遵循。這會讓你在交易中變得更加客觀,而不是基於情緒進行操作。
總結
作為一個正常人,在交易中存在恐懼並沒有什麼奇怪,但是,它是否將你壓垮,或者將你推向新的高度完全取決於你自己。我們希望這些解決方案能夠幫助你控制恐懼心理,並在金融市場中獲得長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