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期日是指衍生品合約(例如期權或期貨)有效的最後一天。在這天或之前,投資者必須決定如何處理到期的頭寸。在期權到期之前,所有者可以選擇行使期權、平倉以實現盈利/虧損,或者讓合約到期變得一文不值。
關鍵要點
- 到期日是衍生品有效的最後日期。在那之後,合約就會到期
- 根據衍生品的型別,到期日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 期權合約所有者可以選擇行使期權(並實現利潤或損失),或讓合約到期一文不值
- 期貨合約所有者可以選擇將合約展期至未來某個日期,或平倉並接收實物資產
到期日基礎知識
到期日及其代表的內容因衍生品而異。美國股票期權的到期日通常是合約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五或合約到期的月份。如果週五為節假日,則到期日為週五之前的週四。一旦期權或期貨合約過了到期日,合約就變得無效。股票期權的最後一天是到期前的星期五。因此,在最後一個交易日之前,交易者必須決定如何處理自己的期權。
有些期權有自動行權條款。如果這些期權在到期時處於價內(ITM),則會自動行使。如果交易者不希望行使期權,則必須在最後一個交易日之前平倉或轉倉。
指數期權也在每個月的第三個週五到期,這也是美式指數期權的最後交易日。對於歐式指數期權,最後交易日通常是在到期的前一天。
到期日和期權價值
一般來說,股票到期的時間越長,達到執行價格的時間就越長,其時間價值就越大。
有兩種型別的期權,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
- 如果股票在到期日達到行使價,則看漲期權賦予持有人購買股票的權利,而沒有義務
- 如果股票在到期日達到行使價,則看跌期權賦予持有人出售股票的權利,而沒有義務
對於期權交易者來說,到期日非常重要。時間的概念是賦予期權價值的核心。看跌期權或看漲期權到期後,時間價值將不復存在。換句話說,一旦衍生品到期,投資者將失去任何與擁有看漲期權或看跌期權相關的權利。
到期日和期貨價值
期貨與期權的不同之處在於,即使是價外期貨合約(虧損頭寸),在到期後仍然具有價值。例如,如果交易者持有石油合約直至到期,則表明他們想要購買或出售合約所代表的石油。因此,期貨合約到期時並非一文不值,交易雙方有責任履行合約的終止。不願履行合約的,必須在最後交易日或之前展期或平倉。
持有到期合約的期貨交易者必須在到期日或之前進行關閉,通常稱為最後交易日,以實現他們的利潤或損失。或者,他們可以繼續持有合約,並要求經紀商買賣合約所代表的基礎資產。期貨交易者也可以展期自己的頭寸,這是指他們結束當前的交易,並立即在距離到期更遠的合約中恢復交易。
常見問題解答
- 兩種型別的期權是什麼?
兩種型別的期權是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當你購買看漲期權時,你購買的是在未來某個日期以預定價格購買標的資產的權利。當你購買看跌期權時,你購買的是在到期日達到行使價時賣出標的資產的權利。 - 一份期權涵蓋多少股?
標準股權期權涵蓋100 股標的證券。然而,期權能夠以任何資產為標的,包括債券、貨幣、商品等等。 - 期權和衍生品一樣嗎?
期權也被稱為衍生品,因為它們的價值來自標的資產,無論是股票、債券、貨幣,還是商品。